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东山资讯网

——福建东山岛乡土百科网站、文史资料库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《铜山志》之方域志--野渡横舟  

2011-10-28 16:03:26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作者按:不才忙了近一年,完成《校注〈铜山志〉》初稿,有心留意东山历史者,不妨一瞥。< xmlnamespace prefix ="o" />

 

《铜山志》卷之一

惕斋陈振藻少华氏纂辑

 

方域志

 

卫所为天子守封域,与郡县同。溯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,命江夏侯周德兴建设沿海卫所,以防御倭寇而铜岛兴焉。调军以来,至崇祯甲申二百余年,休养生息,户口繁庶,无桑麻之乐而有鱼盐之饶。士弦教,民殷富,科甲联登,是亦海岛之胜区也。后经兵燹播迁,城郭丘墟,人民离散。康熙十八年1679复界,哀鸿还集于兹,将届百年,圣化熏蒸而四方辏辏,民居复渐渐稠密矣。

 

校注:

⑴溯:追求根源或回想

⑵调军:调动军队,这里指洪武二十六年,即1393年调莆田兵来铜山驻守。

崇祯甲申:即崇祯十七年,亦即1644年明朝灭亡,前后共252年。

⑶桑麻:桑树和麻,泛指农作物或农事。晋·潜·《归园田居》其二:“相见无杂言,但道桑麻长。”

⑷弦教:像弦一样紧张地指导。

弦:如弦一样的紧绷。教:指导,训诲。

⑸殷富:繁盛富足

⑹播迁:见《〈铜山志〉序》注解⑵。

⑺校:丘,省图书馆、厦大和漳州师院图书馆藏本均为之;市方志办和县图书馆藏本均为“邱”。

⑻校:离散,省图书馆、厦大图书馆等藏本均为之,市方志办和县图书馆均为“杂散”。

⑼校:复界时间,一说为康熙十九年,即1680年。

⑽哀鸿:比喻哀伤苦痛、流廓失所的人。

⑾届:到。百年:指复界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大约将近一百年。

圣化:即神圣化,亦即将某物变得神圣

熏蒸:熏陶。

辏辏: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觳(hú)上。也叫辐辏,形容人或物聚集,像车辐集中于轴心一样。音còu còu




引文来源  《铜山志》之方域志--野渡横舟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