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,在福建省重点渔区——东山县的铜陵、澳角、宫前等地,笔者看到有的渔民正排队领取油补,有的渔民正忙于整修渔船准备出海。据悉,今年“开渔”期间,东山县将发放2010年度的3.09亿元油补和6.02亿元的贷款,注入捕捞、收购和加工各个环节。
东山是个海岛县,海洋捕捞和水产品加工贸易是支柱产业之一。每年“开渔”前,油补的发放和金融贷款最为关键。据调查,每艘钢质渔船“开渔”前的渔具更新、设备维修、柴油、人员工资和冰等生产生活物资补充需10万元左右。目前,东山县有790艘钢质渔船和600多艘木质渔船,“开渔”前投入需1亿元左右。东山县每年8、9月份的捕捞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一半,其中90%的海产品用于加工,全县用于收购的资金约15亿元。据金融部门调查反馈,全县27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,扣除前期贷款和自有资金,41家规模企业资金缺口达4.5亿元,200多家小企业资金缺口约8300万元。渔民与企业共需资金约6.33亿元。
为“开渔”的顺利,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、财政局及金融部门密切配合,加班加点,确保于7月29日前把2010年度的3.09亿元油补发放到每个渔民手中。同时,农信社、邮储银行将面向渔民发放2500万元的小额贷款;其他金融部门将在“开渔”期间向水产品加工企业增投贷款5.77亿元。三项资金共计9.11亿元,可以确保“开渔”期间各个生产环节资金充裕。(朱少文)
评论